首页  >>   工作动态

关于公布新余市人民医院日间手术病种目录的通知

来源:新余市人民医院     作者:新余市人民医院    编辑:新余市人民医院     时间:2024-03-25 09:35:49     浏览:45


附件六:日间手术试点病种

(一)小儿包皮“套环”环切术

管包“套环”环切术是一种简单的小手术,若操作不当会有一定风险。包“套环”环切术最常见的为出血及局部感染,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0.2%~0.6%。
1.术后切口可能发生轻度出血,发生率大约为1/500。大多数切口出血通过局部加压止血,偶尔需要缝合或再手术(1/1000)。
2.因切口局部感染而需要用抗生素者大约为1/4000。虽然局部可出现感染,其局部感染很可能是正常愈合过程中的一部分。
3. 包皮环切手术所致的需要住院的严重并发症少见,约1/5000。
4. 极少人担忧包皮环切手术后会影响阴茎勃起的性心理障碍。
5. 包皮环切手术后的疼痛,极少人在手术后发生剧痛或疼痛性休克。
6. 极少见的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导致龟头坏死而切除。
7. 包皮环切术后系带过短、系带水肿等。
8. 阴茎皮下硬结或搬痕凹凸。
9. 痛性勃起问题。
10.包皮切除过多或过少。
11.包皮切口裂开或延期愈合。
12.阴茎包皮淋巴水肿的发生。
13.尿道口炎及外口狭窄。
14.尿道皮肤痿的发生。

15. 套环过小,龟头嵌顿。

16. 套环过大,包皮内板撕裂出血。
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一、适应证
1.包皮过长 对于婴幼儿反复发生包皮龟头炎,感染已经控制者,应施行包皮环切术。

2.包茎 新生儿的包皮不能上翻,将至1岁时阴茎逐渐发育,包皮内板与龟头之间的轻度粘连多可自行松解。至青春期,龟头逐渐露出,包皮自行上翻,显露出冠状沟。若包皮口发育迟缓或不发育,少数病例原来包皮可以上翻,后因包皮或龟头反复发炎,致使包皮肥厚,包皮口缩窄,或发生包皮龟头粘连,以致包皮不能上翻,称之继发性包茎(secondary phimosis)。包茎影响正常排尿,易引起包皮龟头炎,反复发作可导致尿道外口狭窄,甚至泌尿系上行感染,也是发生阴茎癌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手术。
3.包皮良性肿瘤。
4.反复发作龟头包皮炎,导致龟头与包皮内板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
5.包皮慢性炎症增厚、阴茎勃起致包皮龟裂,影响性交并有包皮嵌顿倾向。

6.  包皮嵌顿复位后炎性水肿已消退者。
7.合并有包皮新生物等病变可以同时切除者。
二、禁忌证
1. 阴茎皮肤急性感染者应当先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炎症完全消退后再行手术治疗。
2. 血友病(hemophilia) 血友病是血液凝固机制缺陷性疾病,如拟行包皮切除术,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史,并检测出、凝血功能。
3.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因手术修复尿道时,常需包皮作为替代材料。如果将尿道下裂患者的包皮贸然切除,可给以后的尿道修补术带来麻烦。
4.先天性阴茎下弯(congenitalchordeeof penis)或称先天性短尿道(congenital short urethral),对其修复时常需用包皮作阴茎腹侧创面的覆盖或尿道的替代材料,因此,不应贸然切除包皮。
5.隐匿阴茎(concealed penis) 对于隐匿性阴茎,不应该行包皮切除术,即使当时也可表现为包茎,但实际上存在阴茎皮肤缺乏。如果进行包皮切除术,因其包皮甚至整个阴茎皮肤都不附着在阴茎体上,往往会过多地将包皮甚至整个阴茎皮肤予以切除,从而导致阴茎体皮肤缺失。
6.蹼状阴茎(webbed penis)其特点是阴茎腹侧的皮肤从包皮口起与阴囊皮肤连接在一起,包皮、阴茎皮肤与阴囊皮肤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如行包皮切除术必将加重阴茎阴囊融合,严重影响阴茎的外观形态,如果需要手术治疗,也应行阴茎阴囊皮肤成形术。
7.婴儿包茎、儿童包茎或包皮过长 因为3岁以下小儿的包茎多随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消失;绝大部分儿童只要反复将包皮向上退缩,扩大包皮口,如能露出龟头,可不必手术切除。包皮过长婴儿如无并发症,可不必急于施行包皮环切术。
手术注意事项:
一、术前注意事项
1.包“套环”环切术术前准备
1有炎症者,需要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炎症完全消退后再手术。
2)手术前1天洗澡,用肥皂清洗外阴、阴茎及包皮,尽可能洗去包皮垢。
3)术前剔净阴毛,防止感染及影响术中操作。
4)对包茎者,用注射器抽吸碘伏消毒液穿刺包皮腔并冲洗。

2.手术体位、消毒与麻醉
1)接受手术者取平卧位。
2)用碘伏消毒液消毒手术视野皮肤、阴茎、包皮、龟头后,铺消毒手术洞巾。
3常用局部麻醉,即阴茎背神经阻滞及根部周围浸润。常用麻醉剂为1%利多卡因。  

二、术中注意事项
“套环”环切术中,术中严格选择与阴茎粗细相匹配的套环大小,包皮套扎线结扎紧实以防套环脱落,预防出血。包皮切除长度,一般以留下包皮内板5~10mm为宜。切除过多,勃起时可能产生疼痛;切除过少,龟头仍不能外露,包皮垢仍可积存,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保留系带的长度,过短会导致勃起时阴茎上翘牵拉疼痛,不能完成正常性活动;过长会影响美观,对患者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三、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避免剧烈运动2周,防止切口出血。
2.短程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3.如术后水肿严重,可用0.05%温热的高锰酸钾液浸泡或行物理治疗,每日1~2次。

手术步骤:

1.患者取平卧位,重新消毒会阴部

2.利多卡因于双侧阴茎根部做浸润麻醉

3.提起包皮,放置相应套环,紧固套环后环形剪除过长的包皮,保留系带

4.检查包皮内板完整无出血,术毕。


(二)包皮环切术

手术风险:

尽管包皮环切术是一种简单的小手术,若操作不当会有一定风险。包皮环切术最常见的为出血及局部感染,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0.2%~0.6%。
1.术后切口可能发生轻度出血,发生率大约为1/500。大多数切口出血通过局部加压止血,偶尔需要缝合或再手术(1/1000)。
2.因切口局部感染而需要用抗生素者大约为1/4000。虽然局部可出现感染,其局部感染很可能是正常愈合过程中的一部分。
3.包皮环切手术所致的需要住院的严重并发症少见,约1/5000。
4.极少人担忧包皮环切手术后会影响阴茎勃起的性心理障碍。
5.包皮环切手术后的疼痛,极少人在手术后发生剧痛或疼痛性休克。
6.极少见的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导致龟头坏死而切除。
7.包皮环切术后系带过短、系带水肿等。
8.阴茎皮下硬结或搬痕凹凸。
9.痛性勃起问题。
10.包皮切除过多或过少。
11.包皮切口裂开或延期愈合。
12.阴茎包皮淋巴水肿的发生。
13.尿道口炎及外口狭窄。
14.尿道皮肤痿的发生。

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一、适应证
1.包皮过长 对于婴幼儿反复发生包皮龟头炎,感染已经控制者,应施行包皮环切术。2.包茎 新生儿的包皮不能上翻,将至1岁时阴茎逐渐发育,包皮内板与龟头之间的轻度粘连多可自行松解。至青春期,龟头逐渐露出,包皮自行上翻,显露出冠状沟。若包皮口发育迟缓或不发育,少数病例原来包皮可以上翻,后因包皮或龟头反复发炎,致使包皮肥厚,包皮口缩窄,或发生包皮龟头粘连,以致包皮不能上翻,称之继发性包茎(secondary phimosis)。包茎影响正常排尿,易引起包皮龟头炎,反复发作可导致尿道外口狭窄,甚至泌尿系上行感染,也是发生阴茎癌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手术。
3.包皮良性肿瘤。
4.反复发作龟头包皮炎,导致龟头与包皮内板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
5.包皮慢性炎症增厚、阴茎勃起致包皮龟裂,影响性交并有包皮嵌顿倾向。

7.  包皮嵌顿复位后炎性水肿已消退者。
7.合并有包皮新生物等病变可以同时切除者。
二、禁忌证
1.阴茎皮肤急性感染者应当先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炎症完全消退后再行手术治疗。
2. 血友病(hemophilia) 血友病是血液凝固机制缺陷性疾病,如拟行包皮切除术,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史,并检测出、凝血功能。
3.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因手术修复尿道时,常需包皮作为替代材料。如果将尿道下裂患者的包皮贸然切除,可给以后的尿道修补术带来麻烦。
4.先天性阴茎下弯(congenitalchordeeof penis)或称先天性短尿道(congenital short urethral),对其修复时常需用包皮作阴茎腹侧创面的覆盖或尿道的替代材料,因此,不应贸然切除包皮。
5.隐匿阴茎(concealed penis) 对于隐匿性阴茎,不应该行包皮切除术,即使当时也可表现为包茎,但实际上存在阴茎皮肤缺乏。如果进行包皮切除术,因其包皮甚至整个阴茎皮肤都不附着在阴茎体上,往往会过多地将包皮甚至整个阴茎皮肤予以切除,从而导致阴茎体皮肤缺失。
6.蹼状阴茎(webbed penis)其特点是阴茎腹侧的皮肤从包皮口起与阴囊皮肤连接在一起,包皮、阴茎皮肤与阴囊皮肤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如行包皮切除术必将加重阴茎阴囊融合,严重影响阴茎的外观形态,如果需要手术治疗,也应行阴茎阴囊皮肤成形术。
7.婴儿包茎、儿童包茎或包皮过长 因为3岁以下小儿的包茎多随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消失;绝大部分儿童只要反复将包皮向上退缩,扩大包皮口,如能露出龟头,可不必手术切除。包皮过长婴儿如无并发症,可不必急于施行包皮环切术。
手术注意事项:
一、术前注意事项
1.包皮环切术术前准备
1有炎症者,需要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炎症完全消退后再手术。
2)手术前1天洗澡,用肥皂清洗外阴、阴茎及包皮,尽可能洗去包皮垢。
3)术前剔净阴毛,防止感染及影响术中操作。
4)对包茎者,用注射器抽吸碘伏消毒液穿刺包皮腔并冲洗。
6)糖尿病患者需要药物控制血糖后再手术。
2.手术体位、消毒与麻醉:
1)接受手术者取平卧位。
2)用碘伏消毒液消毒手术视野皮肤、阴茎、包皮、龟头后,铺消毒手术洞巾。
3常用局部麻醉,即阴茎背神经阻滞及根部周围浸润。常用麻醉剂为1%利多卡因。  

二、术中注意事项
包皮环切术中,创面要彻底止血,以防手术后切口边缘渗血及切口内发生血肿。包皮切除长度,一般以留下包皮内板5~10mm为宜。切除过多,勃起时可能产生疼痛;切除过少,龟头仍不能外露,包皮垢仍可积存,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包皮环切缝合应用可吸收线缝合,可免除患者日后拆线之痛。同时要特别注意保留系带的长度,过短会导致勃起时阴茎上翘牵拉疼痛,不能完成正常性活动;过长会影响美观,对患者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三、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避免剧烈运动2周,防止切口出血。
2.短程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3.术后应用雌激素3~5天,减少阴茎勃起。术后前3天,每晚应给予镇静剂、止痛剂,防止阴茎勃起、产生疼痛及继发性出血。如尿液浸湿纱布,应及时更换。如术后水肿严重,可用0.05%温热的高锰酸钾液浸泡或行物理治疗,每日1~2次。

手术步骤:

1.患者取平卧位,重新消毒会阴部

2.利多卡因于双侧阴茎根部做浸润麻醉

3.提起包皮,环形剪除过长的包皮,保留系带

4.充分止血, 查无活动出血点,将包皮内外板间断缝合,包扎,术毕。


大隐静脉曲张

Great Saphenous Varicose Vein,GSVV)

)疾病特点:

1、久立后患肢沉重,酸胀,易疲劳,平卧休息后可减轻;病情轻者可无明显不适。

2、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站立时明显,平卧后减轻或消失。

3、病情进展时,可出现患肢轻度肿胀但多局限于踝部和足背部,也可有足靴区皮肤营养障碍如皮肤色素沉着、瘙痒、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甚至经久不愈性溃疡。

4、若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局部疼痛,皮肤红肿,局部压痛,曲张静脉呈硬条状。

5、静脉曲张为一大类疾病,血管外科常见的主要为下肢浅静脉曲张,包括大隐静脉曲张和小隐静脉曲张。

(二)分级:

0级:静脉疾病不可见或不可触及;

l级: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表现、踝部红肿;

2级:浅静脉曲张;

3级:水肿但无皮肤改变;

4级:水肿、静脉疾病导致皮肤改变(色素沉着、湿疹、脂性硬皮病);

5级:皮肤改变伴有已愈合的溃疡;

6级:皮肤改变伴有活动性溃疡。

)术前准备:

1、入院医嘱:II级护理,一般入院后完善检查当日安排手术。

2、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生化、电解质、乙肝

3、抗—HIV,HCV,TPHA、凝血分析、ECG、胸片正侧位。

4、辅助检查:

①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确定大、小隐静脉返流情况,筛选有无深静脉返流或回流障碍;除外深静脉血栓或闭塞。一般在门诊即完成此项检查。

②静脉造影:当疑有深静脉病变时,可行静脉造影检查。可鉴别浅静脉曲张为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抑或是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表现

需在术前标画出曲张静脉走形及主干,以便手术寻找曲张静脉,防止遗漏

(四)手术适应症:

1.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通畅,近期未发生过静脉炎。

2.根据静脉曲张的具体情况,在下肢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措施,以达较彻底的治疗。

(五):手术方法:

①麻醉选择:单侧肢体多采用单次腰麻或神经阻滞,双侧肢体多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②术式选择: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③手术步骤:

1.切口在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脉搏动的内2cm处。在卵圆窝处作腹股沟韧带的2cm斜形切口

2.仔细解剖大隐静脉分支,分别钳夹结扎。

3.在卵圆窝处解剖出大隐静脉,在距股静脉0.5cm处切断大隐静脉,近端应作双重结扎。

4.缝合关闭卵圆窝。

5.在膝关节下方沿大隐静脉作一小切口,将血管周围剥离开切断,其小腿予以结扎。

6.由大隐静脉的腹股沟端导入剥脱器,自小腿处侧引出,将静脉断端与剥脱器端牢固结扎。结扎线不予剪断,以备万一静脉中断,便于牵出。

7.向腹股沟处均匀用力牵拉剥脱器,用手在体外辅助使静脉翻转抽出。如血管中断或牵拉困难,可用同法向相反方向抽出静脉。当静脉完全抽出后,用消毒绷带加压包扎剥脱的肢体,以防渗血。分层缝合腹股沟部的切口。

8.膝下及小腿部局部成团静脉作局部切除及分段结扎。

9.缝合各个切口,予以弹力绷带包扎。

(六)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1、无需常规应用抗生素。麻醉消退后,一般为6小时后即要求患者下地,预防深静脉血栓,并可恢复正常饮食。

2、术后早期若出现伤口渗血,用纱布和绷带加压包扎即可。

3、术后24小时后解开绷带,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皮下淤血情况,换药一次,并继续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4、弹力绷带3周,医用弹力袜压迫治疗3个月或长期。

5、术后第二天可出院,出院带口服消肿药(如迈之灵2片bid等)。

6、术后两周门诊随访,必要时继续服药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

一、概述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不同文献报道成人发病率在10%到20%不等,东西方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式缺存在中西方的巨大差异。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医院都还是停留在麻醉下高位结扎和剥脱手术,而欧美国家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步入腔内治疗阶段。下肢静脉腔内消融技术的发展让手术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中创伤小,几乎没有出血,术后可以马上下地行走无需住院观察。因此,可以日间手术完成。患者体验度好,不耽误正常的工作时间,对社交和经济活动没有影响。因此,日间手术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二、卫健委关于日间手术相关政策

  公立医院的日间手术项目今年来在国家卫健委和各省卫健委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9年国家卫健委颁布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明确将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作为三级定量指标之一。因此,近2年来日间手术迅速发展。其中下肢静脉曲张就是国际卫健委首批发布的日间手术病种之一。

三、我科大隐静脉日间手术模式手术流程:

  我院早在2016年就在国内率先成体系的开展下肢静脉曲张的日间手术。成立了以院长担任组长的日间手术工作领导小组,前期调研,确定首期术中名单,制定日间手术流程,改进医院IT系统支持。

  我科下肢静脉曲张日间手术的运转模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入院后完善所有术前检查,当天或者第二天手术,随即出院。另一种类似是术前两周完成所有术前检查并到主管医生门诊确认检查结果,然后到预约手术当天入院手术,出院。  

四、下肢静脉曲张日间手术围手术期准备

日间病房诊疗计划流程

1、预约入院日期。

2、入院后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详细的评估下肢静脉曲张的CEAP分级,病历用24小时出入院记录代替。其它日间手术病历项目包括:手术记录单,术后首次病程录,护理评估单,出院指导单,出院随访记录单等。

3、入院晨起空腹行血化验(血常规、凝血常规、生化、免疫)心电图、胸片检查。预计结果回报在12:00前。

4、手术前充分告知手术目的,手术方式,手术预期效果,手术并发症等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患者按手术预约时间于入院当日下午在局部肿胀麻醉下行静脉曲张手术治疗。

4、术后患者于日间病房观察2小时,家属办理出院手续。对于高龄或手术结束时间较晚无法出院的患者,可延长至次日出院。

5、患者术后3天、7天、1月、3月来院门诊随访。

五、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内容包括是否实施硬化治疗取决于患者的症状、保守治疗效果、下肢病变范围,以及持续改善外观或症状的可能性。医生应与每位患者沟通,包括其期望、潜在不良反应、治疗失败可能性以及治疗并发症。若患者追求美观如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和曲张小静脉(<6mm),需在治疗前详细沟通。必须让患者理解,即使是专家治疗,也不能预测硬化治疗的美观结果,且某些情况较有利的患者(Ⅰ型和Ⅱ型皮肤、注射操作理想),也可能不满意治疗结果。应告知患者:治疗会使静脉颜色变浅,不如之前明显,但可能不会完全看不见;色素沉着过度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往往需多次治疗才能达到期望效果。因此,医生应在每次治疗前拍照记录静脉情况,并定期与患者回顾这些照片。

六、术后建议大多数患者:

1、每天四处走动多次,每次几分钟

2、避免久坐或久站

3、坐着时垫高腿部,例如使用枕头

4、术后1-2周避免提举重物或锻炼

5、硬化剂消融术后,建议患者使用特殊绷带(即“加压绷带”)或穿特殊袜子(即“加压袜”),这会对腿部施加稳定压力,帮助预防瘀斑。同样,根据操作类型,您可能需在术后数日复诊接受超声检查,以确保腿部未出现血凝块。

七、术后注意事项:

出现下述情况时请立即联系医护人员:1,发现穿戴的加压绷带或加压袜可能过紧–例如出现腿部或足部刺痛或发凉、治疗侧足趾变白或变紫,则加压绷带或加压袜可能过紧,此时将其可脱掉,但也要联系医护人员。2,出现剧烈疼痛或肿胀,并且使用医生给予的止痛药后未好转–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腿部有血凝块。需要及时到医院急诊室就诊。


(五)体表肿物切除术

日间手术的开展,对减轻政府、社会和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医院的运转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定程度上,开设日间手术也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由于日间手术在我国开展不久,因此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管理混乱,安全隐患严重的现象,为了更好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保护患者的利益,规范日间手术的管理,制定我科日间手术的操作规范。

一、普外三科日间手术:

1. 病种:体表肿物;2.手术方式:体表肿物切除术3.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4.肿块直径:大于或等于2cm;

二、适应症:

全身各部位的体表肿物,如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腱鞘囊肿等,以及一些体表的良性肿瘤,如纤维瘤,脂肪瘤,表浅血管瘤等.

三、禁忌症:

1. 全身出血性疾病者;2.肿物合并周围皮肤感染情况者。

四、医务人员手术准入

手术医师职称为主治医师以上;必须要有协助手术医师的护士和助手。

五、操作前准备:

1. 患者准备

(1) 测量生命体征,评估全身状况,确定手术耐受性;

(2) 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操作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3) 告知需配合的事项(体位,术中不适及时告知);

(4) 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材料准备(清创包,消毒用品,麻醉药物,口罩,帽子,手套等)

3. 术者准备

(1) 核对患者信息;

(2) 掌握体表肿物切除相关知识,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3) 了解患者病情,操作目的和术前辅助检查情况;

(4) 协助患者体位摆放

六、操作步骤:

1. 体位;2.消毒铺巾;3.麻醉;4.切除肿物;5.标本处理;

七、并发症及处理:

1. 出血:出血少,可局部加压包扎;出血多,需要重新拆开切口止血;

2. 感染:局部热敷,更换敷料,有时需要伤口及使用抗生素;

3. 复发:了解病变性质后,再次手术治疗.

八、相关知识:

1. 若病变病理检查为恶性,需要再次手术扩大切除范围,或行相关后期治疗;

2. 合并感染的体表肿物(如皮脂腺囊肿),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可考虑术中放置引流;

3. 若皮脂腺囊肿术中破裂,极易复发;

九、日间手术的记录和随访:

1.告知手术后注意事项;2.病人离开医院前,应该告知手术医师的联系方式,以便出现情况,及时处理;3.离院后24小时内必须进行电话随访。


(六)头皮肿物切除术

手术风险:

尽管头皮肿物切除术是一种简单的小手术,若操作不当会有一定风险。头皮肿物切除术最常见的风险为出血局部感染切口愈合不良、肿物残留复发,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0.5%~0.8%。

1.术后切口可能发生轻度出血肿胀,发生率大约为1/800。大多数切口出血通过局部加压包扎止血,偶尔需要缝合或再手术(1/2000)。
2.因切口局部感染而需要用抗生素者大约为1/5000。虽然局部可出现感染,但因头皮供血丰富,感染发生率极低、感染控制快
3.头皮肿物切除术所致的需要住院的严重并发症少见,约1/5000。
4.少数人(老年人皮肤癌)因肿物大、皮肤癌需扩大切除,将出现皮肤缺损,需住院行植皮处理或转移皮瓣处理,不在此范围之内
5.头皮肿物切除术术后的疼痛,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6.有些头皮肿物过大致缝合时头皮张力大致术后切口裂开、愈合不良,术后需门诊较长时间换药处理
7.术后皮肤疼痛、麻木
8.术后局部毛发生长差或局部脱发,影响美观
9.术后切口疤痕、瘙痒
10.术后肿物复发,需再次手术
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一、适应证
1.头皮脂肪瘤 为头皮肿物最常见肿物,为良性病变,肿物增大、影响美观、患者有手术切除愿望可考虑手术治疗

2.头皮皮脂腺囊肿 以为常见的头皮肿物之一,多见于青春期,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脂腺出口堵塞反复出现感染致肿物逐渐长大,需手术切除
3.头皮神经纤维瘤 多为单个,生长缓慢,常无症状,少数出现疼痛,少数可出现恶变
4.头皮血管瘤 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可观察,小的毛细血管瘤可注射硬化剂治疗,也可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瘤体较大者可手术切除,效果好但留有疤痕;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需手术切除

8.  黑色素瘤 需尽早对原发病灶切除
7.头皮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较小的皮肤癌可作为日间手术切除;大者需住院处理
二、禁忌证
1.头皮肿物感染急性期应暂缓手术,等感染控制后再手术切除
2. 血友病(hemophilia) 血友病是血液凝固机制缺陷性疾病,如拟行头皮肿物切除术,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史,并检测出、凝血功能。
3.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控制不好时暂缓手术,待血压、血糖控制理想后在手术处理
4.年老体弱、心肺功能差的病人需谨慎手术
手术注意事项:
一、术前注意事项:
1.头皮肿物切除术术前准备
1有炎症者,需要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炎症完全消退后再手术。
2)手术前1天清洗头发,尽可能洗去头皮污垢
3)术前局部备皮
4术前禁食4小时
6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药物控制好血压血糖后再手术。

7老年人术前需完善心电图、心肺功能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
2.手术体位、消毒与麻醉
1)接受手术者根据头皮肿物部位决定取平卧位、侧卧位、俯卧位或坐位
2)用碘伏消毒液消毒手术,铺消毒手术洞巾。
3局部浸润麻醉常用麻醉剂为1%利多卡因。  

二、术中注意事项:
头皮肿物切除术切口设计:根据头皮肿物性质、部位、大小,个性化设计切口:直切口或弧形切口。创面要彻底止血,以防手术后切口边缘渗血及切口内发生血肿。应在肿物包膜外完整切除肿物,防止肿物残留复发切口缝合应用可吸收线做皮内缝合。切口应尽量缝合整齐,减少术后疤痕产生;切口尽可能做在发际内,以免影响美观,对患者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三、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切口出血。
2.一般无需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前有感染服用抗生素的患者术后继续服用抗生素三到五天
3.术后第二天切口换药,保持切口外敷料干燥,如果切口外敷料渗湿应及时换药处理,切口一般七天拆线,少数病人切口张力高可延长切口拆线

手术步骤:

1.患者取适当体位局部备皮,清洗干净

2.常规消毒铺巾

3.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4.切开皮肤,包膜外分离肿物,完整切除肿物

5.充分止血, 查无活动出血点,分层缝合头皮消毒后包扎,术毕。


(七)血栓性外痔切除术

手术风险:

尽管血栓性外痔切除术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小手术,若操作不当会有一定风险.

1.出血,痔疮手术多是开放性伤口,伤口不进行缝合,所以大便时或者术后容易引起出血,一般大便后血可自行止住,如果血不能自行止住,建议尽快就诊。

2.肛门失禁,痔疮手术如果操作不够严谨,容易损伤肛门括约肌,引起肛门功能失常,导致失禁。

3.肛门狭窄,如果痔疮手术伤口偏大或者伤口不规范,形成瘢痕以后,容易引起肛门挛缩,导致肛门狭窄,引起排便困难

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血栓性外痔摘除术适用于发病在1-3天内,疼痛剧烈,肿块无缩小趋势者。若发病3-4天后,疼痛轻微,往往不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注意事项:
一、术前注意事项
1.血栓性外痔切除术术前准备

1有炎症者,需要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术前剔净肛毛,防止感染及影响术中操作。
3)糖尿病患者需要药物控制血糖后再手术。
2.手术体位、消毒与麻醉
1)接受手术者取卧位或拆刀位
2常用局部麻醉或腰麻  

二、术中注意事项
1.血栓如不能完摘除,在创口内仍遗留部分血栓,术后疼痛、肿胀等症状往往不能完全缓解。故术中应仔细检查创口,看血栓是否取净。

2.如血栓较大,皮肤过多,可切除部分皮肤,以免术后遗留皮赘。

三、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第一天复查,观察创口有无淤血或遗留血栓。如有淤血,即将创口分开,让淤血流出。如有血栓,则需要在局麻下再行摘除。

2.饮食照常,避免剧烈运动

3.术后行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每日2-3次,包括便后一次以减少局部水肿。

手术步骤:

1.患者在麻醉达效果后,行常规消毒铺巾。

2.在血栓所在处,做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后,见紫红色血块,用大拇指和示指,从血栓的底部向切口方向用力将凝血块挤出。创口内填塞凡士林纱布或填塞止血粉。创面不缝合,任其逐渐愈合。

3.如血栓周围已有黏连,用小弯剪刀做锐性分离,将血栓完整摘除。

4.如仍有困难,改用刮勺分块清除。


乳腺纤维腺瘤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ICD-10:D24)

行乳腺肿瘤切除术ICD-9-CM-3:85.2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月,第1版)

(一)症状:乳房肿物,乳头溢液或溢血。

(二)体征:乳房单发或多发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有活动度;边界清楚,可呈分叶状;挤压乳晕周围,病变乳管可出现溢液。

(三)影像学检查:B超和钼靶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月,第1版)。

乳房肿物切除术:体检可扪及的乳房肿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1

五、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

4.乳腺彩超及术前定位。

(二)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铝靶检查;

2.乳头溢液时行乳管镜检查;

3.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一)麻醉方式:局麻(必要时区域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二)手术方式:乳腺肿物切除术。

(三)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四)手术内固定物:无。

(五)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六)病理: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视术中情况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O

(一)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二)术后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三)严密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

十、出院标准

)伤口愈合好:无积血,无感染征象。

(二)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二)病理报告为恶性病变,需要按照乳腺癌进入乳腺癌住院治疗。

 

 

 

 

 

 

 

 

 

 

 

 

 

 

 

 

 

 

 

 

 

 

 

 

 

 

 

 

 

 

 

 

 

 

 

 

 

 

 

 

玻璃体腔注药术

玻璃体腔注药术是指因各种原因需要通过玻璃体入路将药物注入到玻璃体腔内的治疗技术。具体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眼内新生血管性疾病、黄斑水肿和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等疾病。

(一)适应证

各种原因所致的眼内新生血管性疾病、黄斑水肿和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等疾病。

(二)禁忌证

眼或眼睑感染者,高度过敏者。

(三)诊疗流程

一、患者术前评估、准备及告知

玻璃体腔注药术的术前评估主要应针对与注射用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类等药物)和注射过程相关的全身并发症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判断术前需要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心脑血管异常等危及生命的相关情况和药物过敏史等。完善相关眼科检查应包括视力、眼压和眼部情况和相关术前辅助检查。

术前应向患者和家属告知玻璃体腔注药术的治疗目的、治疗过程、注射相关药物的副作用(如结膜囊消毒液和抗生素滴眼剂可能发生不适或过敏反应等)、注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如结膜下出血、眼内少量出血和可见漂浮物等是常见情况以及感染等)、术后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术前应使用抗生素眼药水1~ 3 d,每天3或4次。术前一小时冲洗结膜囊

二、注射操作过程

常规消毒铺巾,贴一次性无菌贴膜,上开睑器,5%的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嘱患者朝注射部位对侧的方向注视,使用镊子或眼球固定器固定眼球,规尺标记注射点(应避开水平子午线),有晶状体眼距角膜缘3.5~4.0 mm,无晶状体或IOL眼、远视眼可距角膜缘3.0~ 3.5 mm。注射部位最好选择颞上或颞下象限。注射针先倾斜后垂直缓慢刺入巩膜,针尖朝向眼球中心(避免伤及晶状体),避免接触睑缘。刺入深度至少为6 mm,缓慢而小心地注入全部药物。药物推注后,缓慢抽出注射针,使用无菌棉签按压注射部位,防止药物返流。检查患者是否有光感。结膜囊内可滴入广谱抗生素眼液、凝胶或眼膏,眼垫遮盖术眼。

三、注射后处理

1、术后第二天,拆开敷料,清洗结膜囊分泌物,检查术眼视力、眼压、眼底,裂隙灯检查前房反应情况。

2、术后第二天,开放点抗生素眼药水一周

3、按需门诊复查。

4、术后告知患者,若出现以下症状:眼部疼痛或不适、眼红加重、畏光、出现浮游体(飞蚊症)或视力下降,应立即向主治医师报告,及时就诊。






附件六:日间手术试点病种目录

(一)小儿包皮“套环”环切术

(二)包皮环

大隐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

(五)体表肿物切除术

(六)头皮肿物切除术

(七)血栓性外痔切除术

(八)乳腺纤维腺瘤

(九)玻璃体腔注药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