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新闻

健康饮食养生观十个要点

来源:营养科     作者:张萌    编辑:江小兵     时间:2014-12-19 10:19:59     浏览:5540

追求健康是现代人的期望,随着科技、加工、养殖及栽培技术的进步,我们却对环境及饮食的安全多了一份隐忧,时常在报纸媒体可以看到黑心食品、夸大疗效食品、食物农药及抗生素残留的事件被报导,让消费者不知道哪些食品是安全的,面对日常饮食却无所适从。难怪各式各样的食疗法、偏方、保健食品可以在坊间广为流传,然而这又衍生了另外的问题,过度强调特定食物、饮食偏方或食品的功效,而忽略了每个人对营养的基本需求,可能产生饮食偏差及不均衡的现象,徒劳而伤身。到底什么是正确的饮食观,又如何做好日常的饮食保健呢?请不妨参考下列原则:

一、均衡且多样的食物选择

    均衡的饮食应包含六大类食物,即五谷根茎类、奶类、蛋豆鱼肉类、蔬菜类、水果类和油脂类。成年人每日应摄取五谷根茎类3~6碗,奶类1~2杯,蛋豆鱼肉类4份,蔬菜类至少3份,水果类2份,油脂类3汤匙。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如青少年期、怀孕期、老年期则以此为基础来做调整。此外,食物的选择应多样化,大自然的食物各有其特性及营养价值,因此应广泛摄取不同的食物,不要只固定吃某些蔬菜或水果或鱼类,如此才能获得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二、维持适当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

BMI的计算方式是:体重(公斤)/身高2(米)2,高于24表示超重,超过28就属于肥胖了。同时男性腰围大于85cm ,女性腰围大于80cm则属于腹型肥胖。超重或肥胖发生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风险较高,此外肝功能异常、睡眠时呼吸障碍、骨关节疾病的机率也比较高。因此维持理想的BMI和腰围为预防现代文明病之首要。

三、遵循三低的饮食及烹调原则

要预防慢性病除了维持理想的BMI之外,日常饮食更应注意

三低—少油、少盐、少糖。国人十大死因中癌症、脑中风、心脏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压性疾病和饮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清淡的饮食比较不会造成身体的负担,因此烹调时应适当调味。尤其要注意各种看不见的“盐和油”,如各种含盐的调味品、腌制及加工食品,各种甜糕点、坚果等。

四、多摄取钙质丰富的食物

国人的钙摄取量普遍不足,平均仅达建议量的80%。足够的

钙摄取除了可以维护骨骼的健康外,另有研究指出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因此每天的饮食应包含奶类,并多选择深绿色蔬菜、豆类及豆制品,此外黑芝麻、丁香鱼、连骨食用的鱼虾均含有高量的钙质,可适当选择食用。

五、多吃高纤维的食物

    食物中的纤维除了维持肠道的正常蠕动功能,使排便通畅之外,因为减少肠道有害菌和肠壁细胞接触的时间,因此可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此外纤维还可以增加胆酸的排泄,促进胆固醇的代谢,间接有降低血脂肪的效果。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全谷类(小麦麸、胚芽米、糙米等)、蔬菜、水果、豆类。成人每日应至少摄取五种以上的蔬菜及水果,如果要有效预防高血压及癌症,则应增加为七种以上。蔬菜及水果除了含有纤维外,亦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多种抗氧化物质,如类胡萝卜素、茄红素、吲哚类化合物等,对于癌症的预防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建议每日应多选择深绿色、黄色或红色的蔬菜、水果。

六、避免大鱼大肉及暴饮暴食

        过量的肉类饮食容易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造成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风险增加;而且大量摄取鱼或肉类等高蛋白质的食物,容易造成骨钙的流失。饮食中以豆类食物取代部份的肉类,不但可以增加纤维、降低饱和脂肪酸的摄取,豆类食物中含有的豆蛋白、异黄酮及植物固醇,有助于心脏血管系统的保健。

七、多喝白开水,少喝含糖饮料

        饮料对人体的贡献几乎是全是糖份,即使是果汁,甜度也很高,热量也不少。过多的糖份摄取容易造成蛀牙、肥胖,而且大肠的有害菌利用糖份生长,影响肠道的菌群生态危害健康。因此提供人体所需的水份,第一优先选择是白开水或矿泉水,其次是不含糖的各式饮品,即使要喝饮料也应该详读食品标示,选择低糖份的较佳。有些人不喜欢白开水,习惯喝有味道的水,其实在家中自制柠檬水、菊花茶、大麦茶等各种无糖饮品,既清凉解渴又卫生安全,也可以选择。

八、少吃腌制、烟燻、碳烤及加工类食品

       现代的食品加工技术进步,带给人类丰富的饮食生活,然而加工程度愈高,愈精制的食品,可能丧失了食物原有的营养成份,多了原本没有的食品添加物,吃了增加身体代谢的负担。此外,腌制、烟燻、碳烤的食物容易产生致癌物质,也更容易增加盐、油等摄入量,对于这类食物建议少碰为妙。

九、远离烟害,适当饮酒

        抽烟或吸二手烟除了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外,罹患癌症、白内障、肝脏脂肪代谢异常的机会增加;而且香烟中的尼古丁使得血管收缩,血液及养份的循环变差,容易患上冠状动脉心脏病且死亡率也提高。戒烟的过程中,因为食欲变好,容易有体重增加的现象,此时应持之以恒,遵循饮食、运动及生活习惯调整的原则,就能戒烟成功。适当的饮酒有助于心血管的保健,但是目前尚未把饮酒列入常规的预防饮食原则中,因为食物中的抗氧化物来源很多,不一定从喝酒来获得。此外,血液三酸甘油酯过高者、肝功能异常者及孕妇则不宜喝酒。

十、要活就要多动

       要达到运动的效果,运动的准则是每周至少三次,每次至少30分钟。美国癌症学会的《体能活动防癌指南》则建议成人每周至少五天,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活动量,如走路、慢跑、骑脚踏车、排球、羽球、软式网球、锄草、庭园维护等。如果可以每周至少五天,每天至少45分钟的中等至剧烈的活动量,则可以进一步降低乳癌及大肠癌的危险性,剧烈的活动如快跑、有氧舞蹈、武术、跳绳、游泳、足球、曲棍球、篮球及建筑、消防等消耗体力的工作。

很多人虽然都知道运动的益处,但是需要长期坚持就困难了,而且并不是去跑步、跳舞才是运动,其实生活中运动无处不在,开始运动其实很简单,以下是一些小提示。

v 避免长时间坐在电脑及电视前,少用遥控器;经常走动,做简单的家务

v 能爬楼梯就不坐电梯,能步行就少坐汽车

v 如果开车就将车停在较远的停车场

v 如果和同事沟通,少用电话,直接走到对方面前

v 使用小杯子,经常到饮水机前倒水喝

v 既然已经开始动起来,身体也会慢慢开始适应运动,选择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渐将一种或多种运动方式培养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如有条件,可以找一个合适的运动搭档,互相督促、鼓励。

v 运动持续时间:从每次5分钟逐渐增加到30分钟

   每周运动次数从1次增加到5次

v 可以从低强度运动开始,结合个人喜好选择运动项目,当身体逐步适应一定强度的运动后,再选择中、高强度的运动

v 在消耗相同的热量前提下,低强度运动需要持续运动的时间越长

       以上所谈都是有关饮食及运动,别看只是简单的原则而已,许多有关饮食保健的大规模研究都告诉我们,依循健康的饮食原则对于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及慢性病都有不错的效果,不一定要依赖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维他命补充剂或所谓的保健食品。即使在某些状况需要补充这些食品,也应该选择自己需要的,而不是一味的跟从别人,别人需要的未必是自己需要的,当然效果也会不同。谈到养生,除了饮食及运动外,很重要的是个人压力及心情的调适,要应付这个多变及紧张的社会,学会压力的疏通及正向思考是很重要的,因为生理状况会影响心理健康,同样的心理的健康也会影响个人生理的变化。因此奉行简单的饮食(清淡、自然、少加工)、简单的生活(正常作息、少烟酒)及简单的想法(正向思考、不钻牛角尖)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及心情都轻松起来。

 

 

                                                                                   2014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