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新闻医生中的“医生”来源:病理科 作者:廖冬梅 编辑:江小兵 时间:2015-03-31 15:13:16 浏览:1870 最早看到这个词,是在很早以前的一篇微文上,当时感觉颇不以为然。直至到了病理科,和病理诊断医生李主任近距离接触,才发现原来此话一点都不夸张。 电话来自心胸外科、电话来自普外三科、电话来自妇产科……每天上班,李主任的语音铃声总是此起彼伏,成为科里一味独具特色的调味剂,一听到这种铃声,大家都会不约而同说:噢,有快速!之后,就是听到李主任不停的回复:xxx,你那个病人的快速结果出来了,是良性的,什么什么病,切除了肿块就可以或xxx,你那个病人是恶性的,什么什么癌、要扫淋巴,报告单马上派人送过来等等。刚开始一段时间,每每听到这样的回复,我都会瞠目结舌半天,感觉太不可思议,显微镜下那一幅幅粉紫色的图片,在我看来,就只是一幅幅漂亮的彩色结构图而已,大同小异、抽象而复杂。而在他的眼里,那不停翻转、走马灯似的飞快跳跃的每一个画面,只要一入他的眼帘,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他就像法庭上宣判的法管,威严而神圣、一锤定音!简短的一句话就判定一个病人的生死或彻底改变一个病人的后续治疗和生活质量。 美国著名导演伍迪、艾伦曾说:世界上最动听的话不是“我爱你”,而是“你的肿瘤是良性的”。任何疾病的有效治疗都来源于正确诊断,尽管目前各种先进的诊疗技术层出不穷,但超过70%的医疗诊断如肿瘤及大多数有明确器质性病变的疾病仍被临床医生推崇为金标准的还是数病理诊断,病理诊断常常是指导临床治疗的最终诊断,是直接对患者治疗产生影响的,病理诊断的生命就是准确与及时,故病理医生在临床医学实践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为病理诊断太具主观积累性及经验性,不管使用什么高级的设备,最终的读片还是需要人来判读,即便是已经熬了十几年的病理医师,有时还会对签发的病理报告心存疑惑,这也直接决定了病理医师培养不会是“短平快”的过程,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累积与多年从业经历的沉淀,病理诊断的经验正如载舟之水,覆舟之时,一旦病理医生诊断错误,就将对整个治疗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可能酿成医疗事故,只要诊断时稍微偏左或偏右一点,病人的诊断结果就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而这个变化可能是致命性的。我常常感叹,假如今天诊断的病理医生经验稍微欠缺一点,工作责任心稍微缺乏一点,或是一不留神稍微马虎一点,那出来的结果有可能截然不同,病人的遭遇也就可能天壤之别。 病理医生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体,每个病理医生面对的是5000个以上的病种,10000个以上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时刻在良恶性之间犹豫和徘徊,时刻在翻阅书籍和阅读最新文献,每日都要进行又脏又累的活检标本和大体标本取材,每日在数百张病理切片的图像里大海捞针。怪不得病理科诊断医生少之又少,李主任说因为病理专业的现状和特殊性:高风险、低收入、历时长(病理医生需要综合分析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出诊断,这就要求病理医生不仅需要了解他自己的领域,还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检验、影像等医学知识。要具备各种复杂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果遇到疑难病例需进行免疫组化等检测,又得熟悉多达数百种的组织和疾病的免疫标记及它们之间排列组合的意义,一个年轻的病理医生,不经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严格训练是难以达到这个水平的,培养一个能独挡一面的病理医生至少需要10年的严格训练,非常辛苦),最关键的一点还是一个优秀的病理医生必须要有非常好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意识和默默奉献的牺牲精神,很多优秀的医疗毕业生都不愿选择病理专业。李主任深知一个合格的病理诊断医生必须具备的潜质和条件,所以从不屈就降低标准滥招人员,尽管他个人承担着严重超负荷的工作,每日加班加点,以院为家,但始终恪守宁缺勿滥的用人原则!尽可能以最好的诊断技术服务于临床一线和广大患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真正的病理医生的责任担当和奉献!无愧于医生中的“医生”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号。
2015.3.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