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新闻小议“慎独”来源:肿瘤一科 作者:严涵 编辑:江小兵 时间:2015-04-15 17:02:05 浏览:2470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随地吐痰,乱扔废气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与陌生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得,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违德悖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振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径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来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知,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严以律己,靠心把持住自己,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