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新闻你在围手术期使用的抗生素对吗?来源:质控部 作者:新余市人民医院 编辑:江小兵 时间:2015-05-29 11:39:01 浏览:2036 对于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很多医生都在「大量应用以防术后感染」和「避免使用防止抗生素滥用」之间来回摇摆。 那么抗生素到底能不能用?怎么用?用什么?看看你用对了吗? 用药目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预防性手术感染是指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所以应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属抗菌药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手术分类 1. 清洁手术 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 (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 (3)异物植入手术; (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2. 清洁-污染手术 由于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 3. 污染手术 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 用药方法 1. 清洁手术 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这样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污染手术野细菌的药物浓度。 抗菌药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 4 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 如我们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 1-2 h,所以应一日多次给药。除此之外还有青霉素类、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其他β内酰胺类等消除半衰期较短,需多次给药。 另外,如手术延长到 3 h 以上,或失血量超过 1500 ml,也应再补充一个剂量。但如果选用半衰期长的药物头孢曲松等则无须追加剂量。 2. 清洁-污染手术 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 24 小时,必要时延长至 48 小时。 3. 污染手术 预防性抗生素用药时间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对手术前已存在感染者,抗菌药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注意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般应短程使用,择期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需要注意的是连续用药多日甚至用到拆线是没有必要的,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除非手术中发现已存在细菌性感染,手术后应继续用药直至感染消除。 抗生素种类的选择 需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给药。 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头孢拉定。 进入腹腔、盆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则多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 复杂、易引起感染的大手术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下消化道手术、涉及阴道的妇产科手术及经口咽部粘膜的头颈部手术多有厌氧菌污染,须同时覆盖厌氧菌。一般是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基础上加用针对厌氧菌的甲硝唑。 肝、胆系统手术,可选用能在肝、胆组织和胆汁中形成较高浓度的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 / 舒巴坦,或哌拉西林。 具体用药如下表所示: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注:1.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2.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 3.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4.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
![]() |